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淡水區公所

 
  • FB
  • line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淡水女路導覽

淡水女學堂

淡水女學堂(girl’s school)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女性人才,如台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她是女學校最年輕的第一屆畢業生,後來去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讀書。畢業後在台中開了「清信醫院」和產婆講習所,拯救許多貧苦人們的生命。還有台灣烏龍茶之父李春生的孫女李如月,是台灣很重要寫古典詩的女詩人。第三位是王昶雄的太太林玉珠,她的膠彩畫作品曾入圍第十回台展、第一、三、四回府展,曾是繼陳進之後引人矚目的台灣女畫家。更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女學校外,還有1924年設立的淡水女子公學校(今「文化國小」),以及1906年專為女性傳教士興建的姑娘樓,全都在這條窄巷的真理街上。

這些女性典範,都是憑藉著傑出的表現,讓世人見證了台灣女性的改變。另外為了照顧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婦學堂(women’s school),堪稱臺灣第一所「媽媽教室」,現址為淡江中學之校史館。

在鄭美里等人的著作「女人屐痕-台灣女性文化地標」一書中,淡水女路被列為首篇,可見其重要性。淡水女路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尤其是性別發展啟蒙,突破舊時代男尊女卑的框架,讓女性有機會公平地接受教育和文明洗禮,希望淡水女路未來在地方生根發展,成為全台推動性平的標竿。



淡水女路導覽達人穿著漢服認真為參加者導覽
蔡阿信畢業證書-淡水中學校史館
女人屐痕-台灣女性文化地標

淡江中學校史館長王朝義也深入介紹馬偕和夫人張聰明的故事,他說馬偕博士來台傳教,在清末時期雖然西風東漸,但當時固有的封建思想仍是根深柢固,尤其是婦女的地位低落,知識閉塞,因此他不僅向教會申請創立牛津學堂,以11周的時間建造女學堂,張聰明也從童養媳成為環遊世界的第1位台灣女性。

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戴華萱表示淡水有幾位傑出的女性作家和畫家,像是古典文學家汪李如月、畫家林玉珠、醫師蔡阿信等,她從鍾文音「想你到大海」一書中想像馬偕夫人張聰明的心聲:「在歷史的陰風中/我看見你的故事/卻不曾聽聞你的名。」因為馬偕博士的盛名,將張聰明遮掩掉了。

馬偕故居

這棟英國人稱為bungalow形式的建築,是1875年馬偕博士所建造的寓所。座落於蓊鬱青翠的埔頂,四望淡水山河美景。而這擁有優雅三面迴廊的白堊洋樓馬偕博士還在建物後方加蓋「讀書樓」作為讀書研究之用。他亦在此娶妻生子,馬偕故居甚至成為馬偕博士開拓宣教的重要基地,直到1901年馬偕博士病 逝為止。

馬偕博士逝世後,華羅德牧師和宋雅各醫師等宣教師曾在此短暫居住。1912年馬偕博士獨子偕叡廉先生回台創辦淡江中學,再度以此故居作為校長寓所,直至 1941年才因戰爭返國。 馬偕故居在二次大戰時,教會曾設「安樂家」,以收留失依婦女,爾後成為淡江中學男生宿舍。戰後,偕叡廉先生再度回淡水居住於此直至1952年。1965年 真理大學創校後輾轉成為圖書館、實習旅館和學人招待所,馬偕家族返台也都下榻於此,本建築可謂馬偕博士家族紀念建築。(資料來源真理大學網站)

馬偕故居-圖片來源真理大學網站
淡水女路導覽達人行動劇
照片提供-旅學堂工作室

姑娘樓

這棟由吳威廉牧師設計建造的優美紅磚洋樓,昔稱「姑娘樓」,建於1906年,為當時淡水女學校校長金仁里姑娘、高哈拿姑娘兩位女宣教師的宿舍。「姑娘」是台灣教會對外國單身女宣教師的尊稱,而曾經生活於「姑娘樓」的還有黎瑪美、安義理、杜道理和德明利等姑娘,在二次大戰期間,姑娘樓一度成為淡水中學男生宿舍,並改名為「朱雀寮」。戰後,除了重回淡水的杜道理、德明利姑娘之外,在淡江中學服務的李仁美姑娘、高瑪烈姑娘也都居住於此。

姑娘樓(資料圖片來源真理大學網站)

牛津學堂

牛津學堂這所著名的中西合璧建築,為馬偕博士所設計、督工,不僅充分表現馬偕博士一向追求的中西文化交融理想,也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社會背景。其建築形式採台灣傳統四合院大厝,兩進兩護龍的格局,正門前有傳統民居「凹壽」的前廊,而前檐卻有西式「女兒牆」的作法,左右兩廂護龍也是西式圓拱形「雨 披」的門窗和百葉窗。屋頂雖是傳統台灣紅瓦斜屋頂,卻有西式的氣窗,並冠有西式教堂的小帽尖(Pinnale),而小帽尖又是中國尖塔的造型。正身與兩廂護龍之山牆也有傳統廟宇的泥塑鵝頭飾,但圖飾卻是西式的波浪與船錨。

牛津學堂的建材、磚、福杉來自福建廈門,三合土則以蒸熟的糯米加石灰、烏糖汁搗製而成的台灣傳統建材,與馬偕博士合作的匠師,據傳是當時淡水著名的土水師洪仔泉。 牛津學堂百餘年來,是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真理大學的搖籃地,也曾做為教室、宿舍、圖書館、禮拜堂,今日則是史蹟館,建築體也經歷多次修葦,目前第二進 屋舍已拆除、中庭也加建、門窗也修改不復舊觀,但大抵仍保持原建面貌,以至被政府指定為二級古蹟,堪稱是台灣近代史上的重要建築。

牛津學堂(資料圖片來源真理大學網站)

淡水阿給

阿給 あぶらあげ

阿給是淡水名聲響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漿一般,阿給已跟淡水畫上等號,而這道著名小吃的發明家是楊鄭錦文女士,與先生楊樹根一同經營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發了一種新餐點,她將油豆腐切開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鮮魚漿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給,阿給這個詞的由來是日語油豆腐「あぶらあげ」的簡稱,而令外地人訝異的是,最初阿給外帶時外包裝居然是用報紙包裹,作用是抵禦淡水冬天濕冷的氣候呢!說得再好吃也需等大家到淡水來品嘗一下淡水獨特的口味。

淡水阿給(照片來源好好玩台灣網站)

淡水禮拜堂

淡水禮拜堂是一棟哥德復興式的建築,為流行於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的一種教堂建築式樣。採用扶壁、柱頭飾以小帽尖(Pinnale),但內部採用當時盛行的「加強磚造」。以11.6公尺的大跨距鐵骨托住屋頂,再覆以天花板。

禮拜堂鐘塔尖頂屋頂四個角各有一個具有裝飾性和承重功能的小帽尖,尖頂底部為方形。八角錐形的屋頂貼有瓷磚的線條以作裝飾,頂部放置避雷針,有異於一般立十字架的教會。

淡水禮拜堂主要為紅磚結構,外牆秀面採用三萬塊來至松山三美路機器製磚廠所出品、質堅色美的紅磚,至今逾80年未見風化。外牆由著名匠師黃阿樹以紅磚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尤其鐘塔上尖拱、圓拱、平拱、線腳和菱形飾帶等,砌工精堪,是台灣紅磚建築的精品之作。

而尖拱窗也是淡水禮拜堂另一特色。淡水禮拜堂兩側尖拱窗設計則採哥德式雙尖拱窗。尖拱內雙子彈形窗飾,更有引導視線上達穹蒼之效。禮拜堂正面與鐘塔尖拱內側近以歐洲教堂之玫瑰窗,相當雅致。

禮拜堂屋頂原本為閩南紅瓦,1986年改臺灣屋瓦為瑞典進口之鋁質浪板,也更換彩色玻璃,特別是正面「三位一體」和鐘樓的「五餅二魚」與「客西馬尼禱告」5扇窗戶之圖案,更為這美麗莊嚴的教堂錦上添花,讓淡水教會取得「北台第一聖會」的美譽。(資料來源淡水基督長老教會)

淡水禮拜堂(照片提供:吳峻毅)

滬尾偕醫館

這是北台灣第一間西醫院,為 1879 年馬偕獲一位同姓馬偕婦人為紀念亡夫之捐款而改建的,於 9 月 14 日落成,名為「滬尾偕醫館」,同年在此也曾發現全球首宗「肺蛭蟲」病例,而名聞一時。 偕醫館建築為馬偕所設計,屋體為閩南式民宅,卻有西洋門窗,極富趣味,樸實的外貌很難讓人聯想到是台灣現代醫學發祥地,當時偕醫館是相當具水準的醫院,有病例檔案、醫學報告,和初診、複診掛號制度,候診時還有衛生保健等民眾教育。

此醫館不僅因造福民眾而享聲譽,1884年中法戰爭時也因搶救傷兵而獲軍功。後人因應時局需要,於1912年移往台北新建的現代化院舍,即今馬偕紀念醫院,此後建築體也多次修茸,輾轉作為教會書房、神學院、診所、學生宿舍、幼兒園等,始終保持原貌。 目前醫館裡還保有洗濯台、壁爐、門鐘,及馬偕的風琴、藥罐等珍貴文物。1998年8月29日經台北縣政府指定為縣定二級古蹟。(資料來源淡水基督長老教會)

滬尾偕醫館-歷史照片(照片提供:吳峻毅)
滬尾偕醫館(照片提供:吳峻毅)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展示了臺灣第一代西畫家陳澄波(1895-1947)創作的十二幅淡水風景畫,並深入介紹遺留在畫作當中的種種時空線索,試圖帶領觀眾走入畫境,尋訪舊時淡水的歷史采風。

大約在1930年代中期,陳澄波曾頻繁地造訪淡水,以油彩、鋼筆或鉛筆等各式媒材,將那些觸動創作意念的在地自然與文化景物,鋪陳在畫布或素描本上。這批傳世畫作至為難得,同一時期的臺灣甚至亞洲,亦罕見單一畫家曾留有如此大量的、聚焦於單一地點的風景畫作品。

不只在藝術史方面有特殊價值,這位畫家的作品亦見證了淡水的往昔歷史。出現在陳澄波作品當中的諸多地景與建物,有相當一部份完整地存留迄今。民眾可以實地走訪鄰近九崁街、紅樓、淡水禮拜堂、淡江中學、海關碼頭等出現在畫作裡的知名歷史景點,透過這些難得的藝術作品,細細閱讀淡水小鎮的歷史故事。

#淡水女路預約導覽:請洽旅學堂FB網頁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早晨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夜晚
  • 瀏覽人次:2942 人
  • 更新日期:2024-01-18
點選收合